top of page

建国初期

建国初期宣传画1
建国初期宣传画2
宣传画1
建国初期2 2
建国初期2
建国初期1
建国初期1 2
建国初期
建国初期-雷锋
刘少奇视察1
大饥荒
人民公社大跃进3
人民公社大跃进1
人民公社2
人民公社大跃进2
人民公社1
1960-解放军
三年自然灾害2
三年自然灾害1
三大改造
建国初期宣传画5
建国初期宣传画4
建国初期宣传画3

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。在开国大典上,群众列队前来,聚集在天安门广场,群情鼎沸。而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标志着半封建中华民国时期(自1912辛亥革命以来)的结束。在建国初期,由于长达十余年的抗日和解放战争,国内的工业、农业和经济都十分落后:人民生活贫苦、物价飞涨、农业工业产量骤减。同样,新成立的政府也遭到了帝

国主义、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反对。1950年开始,中国实施了土地改革,该制度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,并转交至农民,推动了农业生产力。在1953年时,中国除台湾、新疆与西藏外几乎所有地区都落实了土地改革。同年,中国实施了五年计划,以苏联模式为目标发展中国经济。但在一九五八年以后,中苏关系变得逐渐紧张。人民公社陆续在1958年毛泽东的肯定下推广,农民的私有物件,包括自家的锅碗盆全部需要上交公社,所有劳动力都被公社掌控,人们一起吃大锅饭,以提升效率。在1959和1962年间,中国发生了大饥荒,约有3000万人因此死亡。大饥荒的原因包括1)自然灾害(官方认可的唯一原因):黄河发洪水淹了周边的庄稼,约有4000万公顷地废掉(来自中国官方报告),并在其后经历了干旱和昆虫入侵;2)人为因素(众多历史学家认为其推动了大饥荒的发生):其中包括毛泽东呼吁农民实践苏联农学家森科的耕作理论(该理论在苏联受众稀少),造成农作物产量稀少。

Featured Articles

bottom of page